電話:0335-3012433 傳真:0335-3012433

心理熱線:3102599

主頁>> 醫(yī)院動態(tài)>> 醫(yī)院新聞

醫(yī)院新聞
【轉(zhuǎn)新華社】磚·詩歌·無人機——記秦皇島三位長城保護員
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7-19 23:37  來源:新華社  瀏覽次數(shù)(3314)

分享此篇文章
新華社北京7月18日電 7月18日,《新華每日電訊》發(fā)表題為《磚·詩歌·無人機——記秦皇島三位長城保護員》的報道。

收藏長城磚、創(chuàng)作長城詩歌、放飛無人機,這是秦皇島三位長城保護員的業(yè)余愛好,也都和他們的“專業(yè)”相關。
許國華曾經(jīng)營煤礦,現(xiàn)在開了個文化展館,館里重要藏品是長城磚;張鶴珊年輕時愛好文學,現(xiàn)在仍經(jīng)常寫詩,吟詠對象以長城為主;張鵬喜歡攝影,常用無人機拍照,主要拍長城。
秦皇島是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所在地,也是長城保護員制度的首創(chuàng)地。2003年這里首創(chuàng)長城保護員制度,2006年這一制度寫入國務院頒布的《長城保護條例》。20年來,秦皇島境內(nèi)223公里長城沿線,留下了長城保護員們的足跡,也承載著他們的歲月。他們陪伴長城的晨昏,長城融進他們的生活。
許國華:捐給義烏一塊長城磚
許國華祖上400多年前從浙江義烏遷到秦皇島。而今,他作為后人代表回到義烏,經(jīng)文物部門允許,捐給義烏博物館一塊長城磚。
這塊磚燒制于秦皇島的板廠峪村。2002年以來,這個村共發(fā)現(xiàn)明長城磚窯217座,這些發(fā)現(xiàn)與許國華有關。
板廠峪村在長城邊上,是許國華的出生地。他從小就聽家里老人講,祖先是隨戚繼光北上守長城的浙江義烏兵。史料記載,明隆慶年間(1567年—1572年),戚繼光奉調(diào)北上戍守薊鎮(zhèn)長城,分幾批將自己訓練出來的義烏兵調(diào)到北方。這些義烏兵在當?shù)卦赂鶃?,世代守在長城邊上,現(xiàn)在的板廠峪村還有一百多名義烏兵的后人。
1954年出生的許國華年輕時開過煤礦,2000年煤礦關停后,他自費包山、護林、發(fā)展旅游。他意識到,長城是當?shù)刈钣形Φ馁Y源。長城綿延不斷,板廠峪的長城能靠什么出彩?許國華想到了磚。
村里相傳,周圍長城用磚都是在板廠峪燒制的,但村里村外早已沒有古磚窯的蹤跡。許國華搜集史料,發(fā)動村民挖地找磚窯,終于發(fā)現(xiàn)了長城磚窯遺址。
他當即上報,經(jīng)文物部門發(fā)掘,挖出了明代修長城時留存的整座磚窯,當時發(fā)現(xiàn)66座,后來又有發(fā)現(xiàn),其中的長城磚基本涵蓋了明長城所有建筑所用磚型。2013年,板廠峪窯址群遺址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如今,長城磚已成為板廠峪村最重要的文化符號,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來。許國華建起了板廠峪長城文化展館,收藏著刻有文字的長城磚,在他看來,每一塊長城磚都有歷史、意義非凡?!斑@半塊磚是長城文化展館的鎮(zhèn)館之寶,上面刻有‘董一元’的名字,我們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他是明朝著名將領,曾任薊鎮(zhèn)總兵官,過去板廠峪長城可能就由他管理?!痹S國華說,板廠峪長城的很多長城磚上都刻有人名和地名,是燒磚的過程中刻上去的,記錄了從全國各地到這里修建長城的人,顯示著眾志成城的力量。
隨著遺址的發(fā)掘,許國華也尋到了自己的根。2004年,板廠峪一帶出土的一塊石碑證明他是明軍守備許大洪的后代,許大洪來自義烏的許宅村。2010年,許國華來到許宅村,和村里的許氏后人一起祭拜了祖先。許國華說:“小時候,奶奶告訴我,祖輩是從義烏來修長城的,我就一直對長城有獨特的感情,通過出土文物考證自己確實是義烏兵后人,感覺跟長城的聯(lián)結(jié)更緊密了,更有責任保護好祖輩修筑的長城?!?/span>
2003年許國華成為長城保護員。他在履行保護員職責的同時,還出資修復長城,建立長城文化展館,整理、收藏跟長城有關的各種文物和物件,拍視頻宣傳長城文化,引導游客參觀長城磚窯遺址,讓更多的人了解板廠峪長城,了解長城磚,了解長城磚上熔鑄著的往事與承續(xù)……
張鶴珊:用詩歌和長城聊天
張鶴珊去年底將自己的詩歌集結(jié)成冊,由燕山大學出版社出版,名為《張鶴珊聊長城》。
書中,張鶴珊聊長城民間傳說,聊長城知識,聊自己和長城的奇遇,共收錄了22首詩,算是他和長城“聊天”的記錄。
張鶴珊也是義烏兵的后代,在長城邊上的城子峪村長大,1973年高中畢業(yè)后回村務農(nóng)。回村后,喜歡文學的他開始寫作投稿,1975年在當?shù)貓蠹埳习l(fā)表了第一篇作品。同年,他在長城上尋訪到一塊石碑,兩年后卻發(fā)現(xiàn)碑不見了,一塊碑的失蹤意味著一段歷史記載的消失,這位文學青年意識到保護長城和長城文化的緊迫和必要。從那時起,他就開始了自發(fā)保護長城的努力,對村民在長城上挖藥、放羊等行為進行勸阻。2003年,張鶴珊成為秦皇島第一批長城保護員。
巡護長城是孤獨、枯燥的,時常經(jīng)歷風霜雨雪,偶爾還會受傷,但張鶴珊覺得他在保護長城,長城也在陪伴著他,給他帶來觸動和靈感,他用詩歌和長城對話交流。他的詩中有長城上的新發(fā)現(xiàn),有壯麗的美景,有賞心悅目的花草,有巡查途中遇到的人和事,甚至小小的昆蟲在他眼里也充滿了奇趣……
初夏,雨淋濕了山路,打濕了衣衫。張鶴珊隨口吟出一首小詩:“春綠大山野草發(fā),小橋流水亂鳴鴨。雨中長城美如畫,一鞋泥水怎回家?”他解釋道,“雨中長城有種別樣的美,青磚仿佛染了色,周圍草木鮮嫩欲滴,讓你忍不住夸贊幾句,滿鞋泥水不過是調(diào)侃自己。寫詩就好比巡護長城途中時不時放歌一曲,是和長城‘老伙計’聊天,也給自己排解孤獨。”
他將這詩歌配上自己拍的照片發(fā)在朋友圈,朋友們從他的“詩配圖”中品讀長城,了解長城人家的山村生活。“長城本身就如詩如畫,我寫詩沒有章法,算不上是嚴格意義上的詩歌,大多是即興發(fā)揮,朋友們經(jīng)常給我的詩點贊,有時還幫我修改詩句,一起交流長城文化?!睆堹Q珊說。
“太陽如火正當頭,巡查長城熱汗流。解除乏思弄小酒,抓把白云掛敵樓?!睆堹Q珊善飲,常以酒入詩,“老伴住院我守家,心中憋悶無處發(fā)。半杯悶酒兩行淚,獨坐長城忘回家?!?/span>
長城自古多詩文,戚繼光鎮(zhèn)守薊鎮(zhèn)時也留下了不少詩作,他曾在山海關寫下“樓前風物隔遼西,日暮憑欄望欲迷”。400多年后,他一位部下的后人張鶴珊寫道:“敵樓頂上看日出,烽火臺下賞晚霞。”今人不見古時月,今月曾經(jīng)照古人。來城子峪旅游的趙明輝說,張鶴珊的詩歌讓人對長城充滿了向往。
“守護長城的日子是平淡的,但我要把它過出詩意來,要讓城子峪的長城和村莊成為人們心中的詩和遠方?!睆堹Q珊說。

微信圖片_20230719234014.jpg

這是張鶴珊(左)在向游客講解城子峪長城的故事。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

除了巡護長城,張鶴珊通過詩歌、照片、視頻宣傳長城,68歲的他拍抖音三四年了,抖音賬號有近40萬的粉絲,他說:“長城是‘大家閨秀’,但不能‘養(yǎng)在深閨人未識’,我要用一切辦法把長城宣傳好,讓更多人知道它、了解它,加入保護長城的行列里來,讓長城大放異彩,讓子孫后代在長城文化的滋養(yǎng)下成長?!?/span>
張鵬:用無人機保護長城
山海關區(qū)三道關長城關口,張鵬操控著無人機,用實時畫面勸阻“驢友”嘗試攀爬的腳步,同時讓他們“飛閱”倒掛長城的險與奇,“你看,這段長城下面是懸空的,你們走上去會很危險?!焙芸熳屧拒S躍欲試的“驢友”知難而退。
在秦皇島的長城保護員隊伍中,用無人機巡查長城,1987年出生的張鵬是第一人。
生活在古城山海關,張鵬從小就喜歡爬長城。2014年他成為長城保護志愿者,經(jīng)常參加保護長城的公益活動,也時常自己走長城,撿垃圾,勸阻不文明行為,拍照片記錄長城。通過媒體報道,他了解到長城保護員張鶴珊的事跡,加入長城保護員隊伍成了他的一個心愿。
“那時候爬長城還是一種賞景游玩的心態(tài),后來看長城紀錄片,意識到長城并不是冷冰冰的建筑,它是有氣息、有靈魂的,就開始想要更深入地認識、探索長城,為長城做更多的事?!?016年,為更好地拍攝長城、了解長城,張鵬專門買了一架無人機,還花一萬多元考取了無人機駕駛執(zhí)照。
山海關境內(nèi)的三道關長城倒掛于懸崖峭壁之上,是萬里長城風光中的一絕。相比于平原長城,它有很多人力所不能及的地方,保護難度大。前些年,山海關區(qū)文物局探索用無人機巡查長城,但由于長城保護員隊伍年齡老化,沒有人會操控無人機。2017年,張鵬接過文物局購置的高配無人機和三道關長城的巡查任務,成為新一代“2.0版長城保護員”。
“特別興奮和激動,感覺一份神圣的責任落到了自己肩上,而且新學的無人機駕駛剛好有了用武之地?!弊畛醯膸状窝膊椋瑥堸i先用自己的無人機練手,很快熟悉了操作。
傳統(tǒng)徒步結(jié)合無人機,大大提高了巡查長城的效率。多年來,張鵬收集了大量關于長城的資料和數(shù)據(jù)信息,為長城保護和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“無人機能抵達人力無法到達的角度和位置,從更廣闊的視野巡查長城,簡直如虎添翼?!睆堸i說。
遇到不懂的問題,有新的發(fā)現(xiàn),他會查閱相關資料、文獻,了解透徹并深入學習,還在網(wǎng)絡論壇與長城愛好者交流長城知識,努力讓自己成為高素質(zhì)的長城保護員。除了保護長城,他還立志成為一名長城宣講員,用更專業(yè)的知識把心中的長城展示給更多人。
“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,一定會出現(xiàn)更為先進的保護方式,古老長城也一定會迎來3.0版、4.0版甚至更高能力素質(zhì)的長城保護員隊伍,這是升級更是傳承?!比缃瘢谧龊瞄L城巡護的基礎上,張鵬更加注重對長城文化的學習和研究,他說,保護長城、傳承長城文化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課題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。


上一篇: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調(diào)研行|高質(zhì)量建設“康養(yǎng)名城”——河北秦皇島大力發(fā)展生命健康產(chǎn)業(yè)新觀察

上一篇:【轉(zhuǎn)發(fā)新華社】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秦皇島行丨打造帆船之城 激發(fā)城市活力

工作時間:夏季8:00-12:00   14:30-17:00

冬季8:00-12:00   14:00-17:00

咨詢熱線:(醫(yī)院東區(qū))0335-3969966(工作時間)0335-3169185(非工作時間)

(醫(yī)院西區(qū))0335-2052256

醫(yī)院地址:(醫(yī)院東區(qū))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(qū)秦山公路孫莊村北側(cè),市內(nèi)乘坐33路公交車到“市第五醫(yī)院”站下車

(醫(yī)院西區(qū))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(qū)昌黎縣安山鎮(zhèn),市內(nèi)乘坐秦皇島——昌黎長途汽車到安山鎮(zhèn)下車

微信公眾號

国产无码午夜不卡,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,久久无吗喷水喷潮视频,无码一级高潮喷水在线